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在成为全球货币的道路上稳步推进》报告。报告显示,三年前的 2013年6月,人民币仅排名第十位,在全球支付金额中只占0.87%的份额,而到2016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金额中的占比已达到1.72%。可 见,人民币在全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
加快扩展人民币全球覆盖面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又称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的国际合作组织,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快捷、准确、优良的服务,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 文,从而完成金融交易。
自2010年以来,SWIFT通过多种出版物和报告,向客户及金融行业及时提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信息。报告显 示,虽然最近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有所放缓,但在多个领域仍进步明显,例如支付、使用人民币的银行数量以及离岸清算中心数量的增长等。SWIFT对人民币国际 化前景十分乐观,但真正要获得成功,仍然取决于以下多个关键因素。
一是扩展人民币全球覆盖面。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从此人民币跻身于其他4种主要货币相同的行列。特别是各国央行可以使用人民币来分散其外汇储备。但人民币“入 篮”需要有更广泛的全球覆盖面的支持,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更多的银行为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
二是丰富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内容。为了以安全、可扩展、可靠、稳妥、高可用的方式支持人民币的成长,金融机构需要为客户优化产品和服务。SWIFT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扩大人民币全球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包括业务数据、报文转换以及报文传送等。
三是始终重视标准与合规。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全球货币,必须要求行业始终重视效率、自动化和全球报文的标准化。在此过程中,对国内和全球法规的遵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民币世界排名不断上升
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人民币在力争成为全球货币的道路上一直稳步前进。三年前的2013年6月,人民币仅排名第十位,占全球支付金额0.87%的 份额,而到2016年6月,人民币占比已经达到1.72%。三年来,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排名超越了多个货币,其中包括瑞典克朗、港元、瑞郎和加元等。
在处理人民币的全球支付方面,香港稳居世界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处理71%的人民币支付业务。尽管2016年6月有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处理过 人民币支付,但90%以上的交易仍集中在10个国家和地区。英国占离岸人民币支付金额的24.4%,已超过新加坡,成为香港以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 心。
报告认为,伦敦和新加坡对人民币的使用上继续发挥着关键作用。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其他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兴起,也促进了该货币的使 用。从2015年9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选择了三个新的清算中心,分别是赞比亚、阿根廷和瑞士。统计显示,人民币清算中心总数增加至19个,覆盖了全 球各大洲。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在美国境内设立人民币清算中心,而SWIFT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美国的使用程度也很低。但SWIFT预计,随着在美人民币交易和清算工作组的成立,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与美国之间的人民币支付将会有积极的发展。
人民币取代美元尚需时日
报告称,近年来,离岸人民币的使用可能受到中国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与去年相比,其在涉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跨境支付货币的排名从第一降至第二,但与日元 之间的差距极小。目前,日元超过人民币成为亚太地区涉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最主要支付货币。从整体上看,2016年6月,全球人民币支付金额相比2016年 5月环比微增0.19%,而同期所有货币的支付总额增加10.33%。
报告显示,全球共有1247家银行使用人民币处理涉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支付,在全部与中国大陆和香港有支付业务的机构中占40%。
人民币继续成为中国大陆和香港用于全球跨境支付的第二大货币,2016年年初至今占比为12.7%。美元凭借63.6%的比例稳居第一位。不过,与去年相比,人民币的比重有所下降(去年为13.6%),因此,人民币要真正地取代美元,预计还需要很多年。
报告显示,2016年6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的主要通道分别是香港—英国、香港—美国和香港—新加坡,这说明香港依然是大部分人民币支付的主要发起地区。统计表明,25.8%的国际人民币支付发生在香港和英国之间,其次为香港和美国之间,占比接近10%。